最近,我同时在追三部剧,分别是《似锦》、《北上》和《仁心俱乐部》。在这三部剧中,最让我上头的当属《仁心俱乐部》。这部剧节奏明快,毫不拖沓,人物形象鲜活、让人欲罢不能。
可追着追着,剧中那个搞笑的王高升,却渐渐让我笑不出来了。
1
王高升平日里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,可其实他是活得最憋屈的一个人。
他是江海医院普外科的主治医师,工资水平远远比不上那些主任、副主任医师,每个月的工资仅够维持家庭的基本开销。
别的医生上下班开着汽车,风风光光,他却只能骑着电动车,在街头巷尾穿梭。
结婚七八年了,他很少给妻子苏晴买礼物。
有一回,他拿了一个名牌包包的包装袋回家,苏晴看到后兴奋不已,满心期待地打开,却发现里面装的是土特产,顿时心里充满了委屈。
哪个女人不渴望拥有一个名牌包包呢?
后来还是好朋友秦文彬借钱给他,他才得以给苏晴买下那个包。
苏晴并不是那种爱挥霍的女人,平日里生活极为节俭,总买临期食品,洗衣服的水都舍不得倒掉,留着冲马桶。
可即便如此,家庭的开支依然捉襟见肘,女儿上学、上兴趣班、去游乐园,桩桩件件都需要钱。自己家里已经这么艰难了,弟弟王万里还时不时来借钱。
上个月王高升刚从丈母娘那里借了5万给弟弟,夫妻二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把钱还上,他就又来了,背着苏晴跟王高升借5万。
王高升既没法拒绝弟弟,又不敢告诉妻子,之前欠秦文彬的钱都还没还,他实在不好意思再向老秦开口。
而另一边,母亲还不停地打电话来催,他愁得头发都快把头发薅光了,甚至动了借网贷的念头。
2
因为日子实在太紧巴,王高升渴望晋升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强烈,毕竟职称直接和工资挂钩。
然而,他这满心的憋屈,恰恰就是评职称引起的。
他辛辛苦苦、绞尽脑汁写了一篇论文,没想到最后却被同办公室的郑伟华剽窃,自己还拿不出证据,只能眼睁睁看着郑伟华晋升了职称,自己却还只是个主治医师。
职称没评上,影响的可不只是工资,还有患者家属对他的信任。
有个男子坠楼,情况危急,急需立刻手术,可患者家属不信任他,非要找省医院的院长办理转院,结果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,没能抢救过来。
还有一次,王高升接诊了一名直肠癌患者,从患者入院到检查,全程都是他负责,检查时粪便喷了他一身,他也毫无怨言。
可临到手术时,患者的儿子却选择了郑伟华做主刀医生,理由是他们想选经验丰富的医生。在他们看来,郑伟华是副主任医师,经验肯定丰富。
自己忙前忙后,最后却被别人给截了胡,王高升心里满是屈辱,可更让他愤怒的还在后头。
之前,那名直肠癌患者的老伴在王高升不知情的情况下,偷偷在他办公桌抽屉里放了一个红包。
这一幕被郑伟华看到了,阴险的他没告诉王高升,却转头告诉了领导。
于是,王高升不仅丢了病人,还遭到了领导的批评。他再也忍不住,和郑伟华大吵了一架。
3
王高升在单位被同事排挤,被病人质疑,还被领导忽视,作为一名医生,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,是不是自己真的一无是处。
白天在单位受了一肚子气,晚上回到家,面对家人,他依然会露出那标志性的笑脸,把工作中的不如意藏在心底,不向妻子诉说分毫。
面对生活接二连三的打击,他只能选择妥协,但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。
很多网友看了这部剧后,都觉得王高升就是普通人生活的真实写照,被生活无情碾压,尊严被肆意践踏,只能默默压抑自己的情绪。
然而,无论日子过得多么心酸,他依旧高昂着头,一次又一次微笑着面对生活。
罗曼·罗兰说:“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
王高升的插科打诨,看似是在逗乐,实则是苦中作乐,是他化解糟糕心情的独特方式。
开心也是一天,愁苦也是一天。
既然如此,我们就学习王高升吧,哪怕命运对自己百般不公,也要始终怀揣希望,相信明天会更好,相信所有的梦想终有一天会照进现实。
在生活的泥沼中,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。